第71章 关中村居三山中 彝语村名意深藏(2/2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这蜿蜒的山径之上,伴随着车轮的节奏,我缓缓踏入了关中村。这里的景致宛如一幅水墨画卷,群山如黛,溪水轻吟,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草木的清新气息。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在我心中涌动,这是我初次踏上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

    汽车在村口缓缓停下,我迫不及待地跃下车,深吸一口这里的空气,感受着与繁华都市截然不同的宁静。几位村民的目光瞬间聚集在我身上,他们用质朴的汉语向我热情地打着招呼。我微笑着回应,尽管语言交流略显生涩,但他们的热情如同家乡的暖流,温暖了我的心房。

    在村民的引导下,我来到了村里的接待之所。那是一间宽敞的木屋,屋内陈设简朴,墙上挂着彝族传统的图案。接待我的是一位面容慈祥的中年妇女,她名叫张琪佩,是村里的负责人。张琪佩的笑容如同春日的阳光,她用并不流利的汉语对我说:“欢迎来到关中村,我们会尽我们所能让您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馨。”

    张琪佩为我详细介绍了村里的情况,并带我认识了几位村民。首先,我见到了李乐中,一位年逾花甲却精神矍铄的老人。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记录着漫长人生中的辛劳与坚韧。李乐中是村里的老匠人,他的手艺精湛,制作的彝族银饰在村里享有极高的声誉。

    “小伙子,来,看看我们彝族的银饰。”李乐中热情地邀请我进入他的小作坊。作坊内琳琅满目的银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拿起一件精致的银链,一边向我展示着制作工艺,一边讲述着彝族银饰所蕴含的文化精髓。

    紧接着,张琪佩又为我介绍了秦丽,一位年轻美丽的媳妇,她负责村里的文化传承工作。秦丽笑容甜美,她的热情与活力仿佛是这片土地的化身。她告诉我,她正在组织村民们学习彝族的传统舞蹈和音乐,希望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这里的每个人都是那么热情,那么友好。”我不禁感慨道。

    “是啊,我们这里的村民团结互助,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张琪佩微笑着回答。

    在关中村的第一天,我就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里的淳朴与温馨。与张琪佩、李乐中和秦丽三位村民的初次相遇,让我对这个村庄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我期待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够更加深入地融入这里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