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突击炮(1/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事实上,蓝星二战英伦国使用的克伦威尔式坦克就是将弹簧套管移到车外,并且倾斜布置,所以才空出了车内空间。

    克伦威尔式的悬挂

    陈乐书记下了楚清的改进意见,这种思路他之前的确没有想到,如果顺利的话确实可以解放车内的空间、那么也就可以将车身的下半部分也改用倾斜布置了。

    “同时可以试着将弹簧支持车体的方式由压缩形变改成延伸式形变,这样进一步缩小体积”,

    楚清继续在脑海中回忆着原本蓝星关于克伦威尔式和十字军式坦克悬挂的知识,他只是负责将这些概念和思路传授给这些技术人员,具体实践还是要看他们自己。

    “而且,我觉得后部的防御可以适当削弱,保留15毫米装甲防御枪弹即可,同时增强正面装甲至35毫米,正面倾斜角度维持在55~60度,侧后方向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35毫米的硬化装甲,面对这个时代的75毫米无被帽穿甲弹应该也足以一战了,再大口径的火炮不大可能出现在一线步兵部队手里,一辆时速接近30k\/h,能够防御步兵手中大部分伴随火力的装甲车辆已经足够使用了。

    “走吧,带我去看看它的武器系统”,楚清说完了自己的想法,提出想看看配置的武器系统。

    陈乐书便带着楚清来到了两个测试台架前,台架上分别安装了两种型号的炮塔,一种炮塔装备的是改进自舰炮的40倍径47毫米速射炮,另一种炮塔装备的则是双联装的127毫米口径水冷重机枪,二种炮塔的造型都酷似等比缩小的原蓝星亨克尔虎王炮塔,在炮盾处有装甲补强。

    炮塔的体积比原蓝星的法西国ft17式要大上一圈,因为设计上该型炮塔是双人炮塔,要容纳车长和炮手作战,经验表明法西人的双人乘组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车长要同时兼任炮手和装填手,还要注意观察外围敌情,根本忙不过来,所以楚清坚持采用三人车组配置提高作战效能。

    按照陈乐书的说法,该车将会采用炮塔中置布局,最终完全体战斗全重大概不到16吨。

    对于火力方面,楚清没有什么好多说的,这种坦克暂时不用考虑对装甲目标作战,不需要大口径长身管火炮,只需要有压制步兵火力和摧毁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