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突击炮(2/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易工事的能力就行。

    “好的,总督阁下,”,陈乐书合上了笔记本,将它交给研究人员,“不过,对于这种新型的战斗车辆,您有什么关于命名的建议吗?”

    直到这时,楚清才想起来这个位面还没有出现坦克,所以这玩意还没有正式名称,脑海中闪过一堆诸如“铁轮突火车”、“主炮战车”、“装甲炮车”之类不堪入目的名字。

    “就叫坦克吧”,思来想去,还是叫坦克吧,反正这个位面英伦人也没有搞出tank来,只要自己先叫上坦克,那tank就反过来变成了坦克的音译。

    “如履平地曰坦,战无不胜曰克”,陈乐书沉吟了一阵,“这个名字好”

    随后,楚清还提示陈乐书可以多挖掘一下底盘的潜力,比如去掉炮塔搭载一门大口径的火炮充当移动支援火力,或者是移出炮塔加大车体扩大内部空间,再将装甲削弱至防御枪弹的水平,以搭载步兵作战等等,

    这些设想就是后世蓝星的突击炮和装甲运兵车的思路。

    在这个位面,陆军的地位比海军低一筹,资源优先供给海军,对陆军的武器配置则没有后世这么层次分明,一般情况下不会配备大口径的远程火炮,主要都是轻便的中小口径野战炮。

    毕竟在登陆作战中,只要掌握了制海权,即使是遇到重装堡垒也可以等待海军的舰炮打击,如果是丢失了制海权的防御战,那装备大口径陆炮也没有意义,毕竟除非是放弃了机动能力的要塞炮,否则陆炮根本没有和海军舰炮掰腕子的能力。

    不过马来亚殖民地的几个岛屿面积较大,总陆地面积在4万平方公里以上,海军火力无法深入内陆支援,同时为了镇压当地的原住民暴乱,在各交通要道修筑了大量碉堡类的工事,这就有了突击炮派上用场的机会。

    不过这些设想都要等以后再实现了,目前还是先小规模的试生产几辆坦克作为技术验证和步坦协同战术的演练之用。

    本位面历法1665年5月24日,沧北海区 ,浑江群岛东樱帝国前进基地

    一支拖着黑烟的舰队在夕阳下驶入了浑江群岛的港口,这里停泊的4艘货轮已经装满了大半,而在浑江港码头上,东樱士兵用步枪和刺刀将被征用为苦力来运输资源的当地百姓驱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