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宁绝基本无再见之日。
可大皇子不一样,他差点要了宁绝的命,如此行径,仅仅就是抄一部严华经就草草盖过去?
虽说华严经一部八十卷,共八十多万字,逐一抄写下来,能把人双手写断。
但这算什么惩罚,启安帝没规定他多久写完,一月两月,一年半载,无非是让他在清真寺中多待些时日罢了。
宁绝沉着眸,低头叩下:“谨遵陛下口谕。”
皇权之下,无论他满不满意,赏罚由不得他做主,启安帝做了判定,那此事就只能揭过,无论日后如何,都无法再追究对错。
见他识趣,启安帝也不再为难。
“起来吧,总跪着做什么。”
他一脸后知后觉,好像不知道宁绝跪了一刻钟一样。
“谢陛下。”
宁绝起身,双膝有一瞬刺痛,他理了理衣摆并未做过多表示。
取过一封奏折看完,过了片刻,启安帝才再度开口:“此前你提出有关于潞州的建议,朕与太傅商议过,觉得甚是可行,只是思虑许久,一直定不下执事之人。”
“爱卿,心中可有举荐者?”
说了那么久,总算是聊到了主事上。
只是这一开口,便没什么好事,宁绝垂眸:“微臣入仕不久,对朝中同僚不甚了解,故不知谁更合适。”
“爱卿谦虚了,那日殿试,太傅、太尉、六部九卿都在,诸卿赞尔文采非凡,还谏言数次,夸爱卿之才,可谓榜首。”
启安帝笑道:“对远在辽东的勤王都能了如指掌的人,又怎会不知朝中大臣的品性,莫不是,你怕得罪他们,所以不敢直言?”
他眼眯得跟个老狐狸一样,宁绝压着不悦,揖手说道:“陛下过誉了,微臣不敢欺君,确实对诸位大人了解不多。”
“了解不多,说明也是知晓一些的,你直言便是,今日这殿中只有你我二人,无论爱卿说了什么,都不会传出去。”
这是摆明了要他给出个答案。
“若论有勇有谋,长林将军当以一敌百!”他想了许久,才想到闻卿至。
启安帝想了想:“大将军的长子,确实不错。”
不过,闻卿至近日好像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