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你倒是忠心(1/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折子展开,红底黑字一览无余,看罢,安崇邺道:“那为何本殿查到,四年前那一日,戴云昌是为赴你之约才去的玉春楼,而所谓狄荣,当时他老母病重,心急之下,连假都没告,就连夜出了京都。”

    “这……”

    陶杌喉咙一噎,当年做局,他是两边都递了纸条,在亲眼见到戴云昌离开,又寻不到狄荣之时,他自然而然就认为两人都去赴了宴,哪里会想到,狄荣居然真的是跑出城了?

    难怪后来事发,狄荣一个劲狡辩他当时不在京中……

    “时过境迁,敢问殿下,您又如何能断定您手里所谓的证据就是事实?”

    尽管心中惊惧,陶杌还是稳住了表面的情绪,梗着脖子道:“此案已有定论,刑部、大理寺皆有备卷,戴、狄二人对自身罪状供认不讳,亲笔画押无一作假,殿下若不信,可随时调看审阅。”

    他站直身体,紧咬牙关,目光直视安崇邺,企图以这样的方式给自己压阵助威。

    但很可惜,安崇邺并没有打算放过他的心思。

    “罪状?呵……可笑,自来哪个含冤受屈的人没签过罪状?画了押就能定罪,那还需要证据做什么?”

    他抬手往下展开手里的折子,随着哗啦啦的动静,密密麻麻的文字暴露在众人面前。

    安崇邺微微仰头,道:“戴云昌为官十二载,素有清廉公正之名,你说狄荣行贿,岂不知他掏空家底,也凑不出两身撑门面的衣裳,拮据之家,又何来三万两银票?”

    行贿一事暴露后,戴、狄二人接连喊冤,启安帝下令刑部与大理寺合力严查细审。

    然,行动还未实施,那入狱的二人便接连在大理寺牢房中畏罪自杀,临死前,还各自留下了认罪书,坐实了自身罪名。

    一切看似合情合理,实则前后矛盾,尤其是后来陶杌上位,安崇邺细看卷宗,想审问当初负责看押戴、狄二人的小吏,却发现所有人都被换了一遍,所有知晓细节的人都消失了时,他才隐约觉得事情不对。

    安崇邺继续说:“陶大人做事不留痕迹,幸而本殿也是个追根究底之人,纵然你有意清除隐患,却也无法做到只手遮天,昔日大理寺司直庄元柯便是其一,他在戴云昌死后遭受追杀,被人打断双腿,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