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下官虽然只有八分乘风境的修为,但还是有些手段。而且不光是我,您那番言论当时所有人都已知晓。”杨蒯神色严肃,话语中带着几分郑重。
“好好好!知道的好!”明鸿武突然拍案叫绝,声音洪亮,引得周围众人纷纷侧目,投来或惊讶或好奇的目光,可他却毫不在乎,只是自顾自地继续说道:“老夫曾经作为二位殿下的启蒙老师,曾出过这样一个问题,‘若有一宝物,可助人得天下,但需舍至亲至爱之人,你二人该当如何’?”
“哦?那二位殿下是如何回答的?”杨蒯身子微微前倾。
“河南王殿下的答案是:天下之重,在于百姓安乐。若得此宝物能安天下,学生愿舍己之小爱,成天下之大爱,日后亦会善待天下之人,以不负至亲之牺牲。”明鸿武缓缓说道,眼中浮现出回忆之色。
“河南王殿下心怀苍生,以天下大义为首要之务,此乃王者之仁德也。”杨蒯不禁赞叹道,眼中满是钦佩。
“没错!当时老夫便知此子心怀苍生。其眼中闪烁的光芒,是对天下万民的悲悯,那是一种超脱了个人情感,将天下大义置于首位的高尚情怀。他能在如此年幼之时,便有此等觉悟,实在是难能可贵。这种思想所彰显出的非凡格局,绝非一般人所能企及。在未来的岁月里,他必能成为国家不可或缺的股肱之臣,就像那擎天玉柱一般,稳稳地支撑起我朝的江山社稷,建立不朽之功,护佑我朝繁荣昌盛,为百姓带来福泽。”明鸿武微微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
“那太子殿下如何作答?”杨蒯迫不及待地问道。
“太子殿下的答案是:‘天下与至亲并非只能二者择一。若为得天下而舍至亲,此天下得之何用?学生当寻他法,以智以仁,既护至亲,亦安天下。若因一宝物便要舍弃至亲,此乃不仁不义之举,日后即便坐拥天下,亦难心安’。”
杨蒯眼前一亮,神色激动地说道:“太子之回答,不仅有着对天下和亲情的深刻理解,更有着不被外物所左右的睿智,这远超常人的见解,果然不凡。”
“正是!从太子殿下的回答中,可见其思想深度。他对天下和亲情的理解,已然达到了一种非凡的境界。他深知天下与至亲并非是对立的存在,而是可以通过智慧与仁德来两全。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