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下狱。
眼看就要命丧于此,只怕还要带累家人,唯恐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遭了殃,急匆匆写信托了昔日同窗代为照看,只求宋家势大,能保住性命,以期来日。
原来吕家祖上也阔过,后来吕父爷爷那辈儿抽了大烟,渐渐将家产败了出去。
到吕父这儿,只剩得一个三进的院子,生活勉强小康,家里还供着两个女儿读着大学。
丫鬟在前方带着路,似乎没有帮晏如提行李的样子。
初来乍到,也不好使唤她,好在平日里也并不是娇滴滴的贵小姐,提一个箱子,不在话下。
这宋府大约真的是很阔了,从侧门进去,穿过游廊,又穿过花园,并不见丫鬟有停下的意思,在心里估算着,大约比五进的院子还要再大些。
其实这只是晏如不知道,宋家也许在京城、沪上不够看,可在这四方城里,却是数一数二的富户了。
宋老爷发家后,又将原来的老宅子扩建,占了六七十亩的地儿,仿着江南园林建造,平岗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亭台轩榭,美不胜收,又精致又大气。
且宋老爷与别个不同,自己给家中妻妾定了新规矩,刚进门的小妾拜过正妻,便从此住进小楼,一应生活起居皆在楼上,楼下则有丫鬟婆子伺候。
直到怀孕才给移到小院里,生下孩子奉告祖宗,这小妾才能出院门。
这一概规矩晏如并不清楚,只跟着丫鬟一路疾行,七拐八弯的,走了约一刻钟才有停下之意。
她像才发现似的,“哎呀,吕小姐,您有行李也不早说,我来帮您提着。”
晏如哪敢计较,笑着说,“怎好劳烦你,也不是多重的东西。”
这丫鬟一听,眼睛斜愣愣的,突然大笑几声,看的晏如莫名其妙。
这丫鬟笑完才说,“你不知道,我就叫小东西。”
晏如倒是惊住了,“怎么叫这个名字?”
小东西倒不在意,“我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就叫小东小西,到我这儿老子娘图省事儿,就叫我小东西”。
晏如配合地腼腆笑笑,也不说话了。
好在又走了不多一会儿,就在一处绣楼前停下,占地大约百十平米,共两层,是老式模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