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心怀天下,致力于建立稳定繁荣的大明王朝,对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生等事务有着高瞻远瞩的规划和决策。
李善长:虽已致仕,但仍在朝堂有一定影响力,足智多谋,对国家事务有着深刻理解,常为朱元璋提供建议。
汪广洋:中书右丞相,负责协助朱元璋处理政务,对朝廷各项事务的协调和执行起着关键作用。
胡惟庸:中书左丞,精明能干,渴望在朝堂上施展抱负,积极参与各项事务的决策和讨论。
耿忠:大同卫都指挥使,熟悉大同边地情况,深知当地军事后勤和民生的艰难,为解决问题向朝廷建言。
曹兴:晋王相,为晋王府的建设和相关事务出谋划策,关注王府的发展和地方的稳定。
刘惟谦:新任刑部尚书,肩负着司法公正和维护国家法律秩序的重任,聆听朱元璋的教诲,力求做好本职工作。
礼部尚书:掌管国家礼仪制度,对祭祀、朝会等礼仪活动的安排和规范负责,参与制定和执行相关礼仪规定。
吏部尚书:负责官员的选拔、任免、考核等事务,对朝廷官员的任用和管理有着重要决策权。
户部尚书:主管国家财政和经济事务,对税收、物资调配、盐政等方面有着深入了解和管理职责。
工部尚书:负责工程建设,包括宫殿修建、水利设施、农具采购等,执行朝廷的工程建设任务。
地方官员代表:来自各地的地方官员,如大同、金华、慈利县等地,他们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向朝廷汇报问题并接受朝廷的政策指令。
董遵:故元辽阳行省平章刘益的右丞,代表刘益前来投降,表达对明朝的归附之意。
第一幕:礼仪定制,规范朝堂
时间:洪武四年二月乙卯朔
地点:应天,奉天殿
旁白:奉天殿内,气氛庄重,大臣们整齐排列。侍仪司官员出列,向朱元璋奏请侍仪舍人等的服饰定制。
侍仪司官员(跪地,恭敬地说):陛下,如今文武百官朝服已有定制,然侍仪舍人、引班、执事等尚无统一规制,恳请陛下定夺。
朱元璋(微微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