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朝会风云起
【时间】:洪武六年五月的一个清晨,天色微亮,霞光初绽,柔和的光线洒在应天府的皇宫之上。宫殿的琉璃瓦熠熠生辉,与朱红色的宫墙相互映衬,彰显出皇家的威严与庄重。】
【地点】:奉天殿
【奉天殿内,气氛庄严肃穆。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整齐排列,等待着早朝的开始。太监尖锐的嗓音在大殿内回荡:“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礼部尚书牛谅率先出列,双手捧着笏板,恭敬地向朱元璋行礼。】
牛谅(声音洪亮,响彻大殿):“陛下,臣有本奏。工部侍郎李敏,自任职以来,兢兢业业,在诸多工程建设中展现出卓越的才能与勤勉的态度。经臣等商议,一致认为李敏堪当大任,可升任工部尚书,以更好地统筹工部事务,为我大明的建设添砖加瓦。”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微微颔首,目光在群臣之间扫视,沉稳地开口。】
朱元璋(声音低沉而有力):“李敏此人,朕也有所耳闻。他在工部任职期间,确有不少功绩。诸位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
【话音刚落,户部尚书杨靖向前一步,躬身说道。】
杨靖(条理清晰,语气平和):“陛下,工部掌管着国家的工程营造、水利交通等重要事务,责任重大。李敏若能升任尚书,依臣对他过往工作的了解,定能将工部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推动各项工程顺利开展,于国于民皆有益处。”
【这时,一位年轻的官员从队列中走出,他是监察御史茹太素,性格刚直,敢于直言。】
茹太素(表情严肃,言辞恳切):“陛下,李敏的能力固然值得肯定,但臣以为,升任尚书一职,不仅要考量其专业能力,更要注重其品德与操守。臣建议,在任命之前,应对李敏进行一番深入考察,确保他能公正廉洁地履行职责,不辜负陛下与百姓的期望。”
【朱元璋听后,微微皱眉,陷入沉思。】
朱元璋(缓缓说道):“茹爱卿所言有理。官职升迁,关乎国家治理,不可不慎重。传朕旨意,着吏部会同都察院,对李敏进行全面考察,务必查明其品行、能力以及过往工作中的得失。待考察结果出来后,再行定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