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的救济措施?”
【杨靖(连忙回答):“陛下,主要是山东、河南等地受灾较重。臣已命当地官员开仓放粮,救济受灾百姓。同时,减免了这些地区今年的部分赋税,以减轻百姓的负担。”
【朱元璋微微点头,又问道。】
朱元璋(继续追问):“那各地的水利设施如何?朕深知水利乃农业之本,若水利设施不完善,如何保障百姓的生计?”
【杨靖(认真地回答):“陛下,大部分地区的水利设施基本完好,但也有一些地方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影响了农田的灌溉。臣建议,由工部牵头,各地配合,对水利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的修缮和维护。”
【朱元璋看向工部尚书李敏,李敏立刻出列,表态道。】
李敏(坚定地说):“陛下,工部定会全力配合。臣将派遣专业人员前往各地,对水利设施进行详细勘察,制定修缮方案,尽快组织人力物力进行修缮,确保水利设施能够正常运行,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说道。】
朱元璋(欣慰地说):“好,民生之事,关乎国家的稳定与繁荣。你们务必将此事办好,让百姓安居乐业。”
第五幕:科举教育论
【时间】:礼部尚书牛谅再次出列,此次他要奏报的是科举与教育方面的事务。】
【地点】:奉天殿
【牛谅(恭敬地说):“陛下,今年的科举考试即将举行,臣等已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为了选拔出更多优秀的人才,臣建议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一些改革。”
【朱元璋饶有兴趣地问道。】
朱元璋(好奇地说):“哦?有何改革建议,说来听听。”
【牛谅(条理清晰地说):“陛下,臣认为除了传统的经义、策论之外,可增加一些与实际政务相关的内容,如治理地方、处理民生问题等。这样选拔出来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朝廷的需要,为国家的治理贡献力量。”
【朱元璋听后,微微颔首,觉得颇有道理。】
朱元璋(赞同地说):“此建议不错。科举乃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所选之人当能学以致用。牛爱卿,你可会同翰林院等相关部门,制定详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