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朝会开篇,官员任免起波澜
【时间】:洪武六年六月的一个清晨,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应天府的皇宫便已开始忙碌起来。奉天殿外,太监们穿梭往来,准备着早朝的各项事宜。随着一声“上朝——”的呼喊,文武百官身着整齐的朝服,依次步入大殿,文东武西,恭敬地站定,等待着朱元璋的到来。】
【地点】:奉天殿
【朱元璋在众人的簇拥下,稳步走上龙椅,威严地扫视着群臣。】
朱元璋(声音洪亮,响彻大殿):“众爱卿平身,今日可有要事启奏?”
【话音刚落,吏部尚书詹同出列,双手捧着笏板,恭敬地向朱元璋行礼。】
詹同(语气沉稳,字正腔圆):“陛下,臣有本奏。近日,经臣部仔细考察与商议,认为现任刑部侍郎周祯,为官清正廉洁,断案公正严明,在刑部任职期间,屡破疑难案件,政绩斐然。臣部建议,将周祯升任刑部尚书,以更好地统领刑部事务,维护我大明律法的威严。”
【朱元璋微微点头,目光在群臣之间扫视,沉稳地开口。】
朱元璋(缓缓说道):“周祯此人,朕也有所耳闻。他在刑部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诸位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
【这时,刑部尚书刘惟谦向前一步,躬身说道。】
刘惟谦(诚恳地说):“陛下,周祯与臣共事多年,他对律法的精通,对案件的执着,臣都看在眼里。若他能升任刑部尚书,臣相信刑部在他的带领下,定能将律法贯彻得更加彻底,为我大明的稳定保驾护航。”
【然而,监察御史韩宜可却站了出来,表情严肃,言辞恳切。】
韩宜可(大声说道):“陛下,周祯的能力固然值得肯定,但臣听闻,他在处理一些案件时,过于注重律法条文,而忽视了人情世故。律法虽严,但也需兼顾情理。臣担心,若他升任尚书,在处理复杂案件时,可能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争议。”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官员们小声地交流着各自的看法。】
朱元璋(微微皱眉,陷入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韩爱卿所言,也有几分道理。律法之事,关乎天下苍生的公平正义,既要有严格的执行,也要有适度的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