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洪武七年秋七月(1/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开篇:太庙祭祀与朝堂议事

    【洪武七年秋七月甲子朔,南京城的太庙庄严肃穆,香烟袅袅。朱元璋身着华丽的祭服,率领一众大臣举行祭祀仪式。】

    朱元璋(神情庄重,对着太庙牌位,缓缓说道):“列祖列宗在上,今日祭祀,愿我大明江山社稷永固,百姓安居乐业。”

    【祭祀完毕,朱元璋回到朝堂,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下方的大臣们。】

    朱元璋(看向礼部官员):“议增圜丘方丘从祀更定其仪一事,进展如何?”

    礼部官员(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陛下,圜丘坛、方丘坛各有相应设置与陈设,包括正位、配位、各坛位及酒尊、帛篚、爵等器具的摆放,还有乐舞之制等,其乐章与元年冬至、二年夏至同,一切都已安排妥当。”

    朱元璋(微微点头):“好,祭祀乃国之大事,不可有丝毫差错。”

    【旁白:太庙祭祀,是封建王朝对祖先的敬重与追思,也是国家稳定与传承的象征。圜丘、方丘祭祀仪式的调整,反映出明朝在礼制建设上的不断完善。圜丘是古代帝王冬至祭天的地方,方丘则是夏至祭地之所,其仪式的精细设置,体现了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国家命运的祈愿。 】

    【接着,朱元璋转向中书省臣。】

    朱元璋(神色关切):“朕近日看到甲胄制作不易,陕西甲胄数量多,若有锈蚀零落的,你们可令修整,线穿的换为皮制,方便壮士使用。”

    中书省臣(连忙领命):“陛下圣明,臣等即刻去办。”

    【旁白:朱元璋对甲胄的关注,体现了他对军事装备和士兵的重视。陕西,地处西北要冲,是明朝抵御北方残余势力的重要防线,拥有大量甲胄。将线穿甲胄换为皮制,不仅能提高甲胄的耐用性,更能保障士兵在战场上的安全,彰显了朱元璋对边防军事的细致考量。 】

    边疆风云:李文忠的战功与招降纳叛

    【此时,边疆传来捷报,左副将军李文忠率师攻高州大石崖克之。】

    信使(匆忙上殿,跪地禀报):“陛下,大喜啊!左副将军李文忠率师攻高州大石崖克之,斩故元宗王朵朵失里,擒其承旨百家奴,后又追击至毡帽山,斩鲁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