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亏本。
“儿子,吃饭了!”
今天马大伟家的晚饭多了一道菜。
“你妈偏心啊,你不在家人家做饭可没那么用心。”啜了口酒,马大伟感叹道。
他们家是外来户。爷爷那辈逃荒来到马家村。当年苦啊,家乡大旱,颗粒无收,家家户户都饿得活不下去。
马家爷爷一家是死的死,散的散。一路逃荒到许家村,就只剩兄妹两个。
外来户不管在哪里都是很难融入当地的,可是马家妹妹长得漂亮,嫁给了村里一家人。
妹夫是小时候被牛撞到脚,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周边村子都嫌弃不肯和他们家结亲。
凭空有个漂亮媳妇,还不要彩礼。虽然是外来户,但关键是没人愿意嫁给他。
也是这样,马家靠着妹夫关系,在许家村外围勉强落了地。
地里活马家是真的厉害。
尤其在种菜上,有着天生的优势。一样的条件下,他们总是比别人长势旺盛。
改革开放,村里年轻人都收拾行囊出发打工。马大伟听从家里安排,老老实实种地。
从摆地摊卖菜到批发,这条路马家是村里第一人。跟着他干的四家是村里的大户,然而有啥问题都要请教马家。
五婶他们因为家里年轻人吃不了苦,不能不放弃这手艺往城里打工。
马大伟儿子上大学时候,学费还是五婶家凑了部分。到了马大伟卖菜事业有了气色后,五婶也跟着打点零工。或者把一些菜加工一下,包装好寄去给在城里打工的孩子。
比如每年都必定有的萝卜干。大个白萝卜被洗刷干净后,放在竹子做的竹床上晾干。
接着是最治愈的环节——切萝卜。大刀一下下把萝卜分四份。小的就分成两半,接着撒盐,抹匀。
堆在桶里逼出水,又再次晾在竹床上。几次重复后,晒足九九八十一天的萝卜干诞生了!
这样的萝卜干口感爽脆,嚼劲十足。
蒸煮炖,无论怎么料理都很棒!
还有其他的菜,菜干、腌菜、泡菜、酸菜……
如今,马大伟家已经是步入正轨。
靠着许延佑的菜苗,把菜卖到隔壁市。他们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