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元年(618)十二月二日,唐高祖李渊颁布诏令:\"以秦王世民为太尉、使持节、陕东道大行台,蒲州、河北诸府兵马并受节度。\"
在唐朝初年,封任李世民太尉之职具有重要政治意涵,此职务虽贵为三公之首,但在隋唐之际已渐成荣誉虚衔。皇帝李渊将此职授予次子世民,实为平衡宗室权力的政治安排。时太子李建成居东宫,齐王李元吉镇守太原,秦王李世民以军功显赫,授太尉既彰显其特殊地位,又未突破储君制度框架。
\"陕东道大行台\"的设置具有实质军事意义。按《唐六典》载,行台乃\"总领方面\"之制,陕东道辖境包括今山西南部、河南西部及陕西东部,正是对抗王世充、窦建德等割据势力的前沿阵地。皇帝李渊此举实将洛阳方向的军事指挥权全权委于世民,次年东征洛阳之役已在此埋下伏笔。
\"蒲州、河北诸府兵马并受节度\"的授权,使李世民获得跨区域的军事调度权。蒲州(今山西永济)控河东要冲,河北诸府指太行山以东军镇,这种跨黄河两岸的兵力整合,反映出李唐政权开始从割据状态转向统一战争的战略布局,也是唐朝皇帝李渊受到了上一章节我们所讲窦建德建立夏国政权开始疯狂扩张的刺激。
第二日,唐朝又得一件利好消息,西突厥曷娑那可汗从宇文化及处前来归降唐朝。
曷娑那(又称阿史那·摸末)原为西突厥统叶护可汗派驻中原的使节,隋炀帝大业年间留居长安。宇文化及弑炀帝后,挟持曷娑那北上,欲借其突厥背景谋求外援。然化及败于李密、窦建德之际,曷娑那审时度势,率部众两千余骑投唐。
李渊对曷娑那的安置颇具深意:\"赐号归义王,置其部落于河南之地\"(《册府元龟》卷九六四)。将突厥部众安置在黄河以南的农耕区,既防范其与漠北突厥勾结,又可通过胡汉杂处增强军事力量。此举开创了唐代羁縻政策的早期实践。
唐朝封曷娑那可汗为归义王后,曷娑那可汗献上大珠,唐高祖李渊说:“珠子确实是宝物;但朕珍视的是你的赤诚之心,这珠子对我没什么用处。”最终将珠子归还给他。
当时,发生在十二月初的这两大事件看似孤立,实则具有深远的战略关联,共同构成了李唐政权在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