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技术共享,共同发展(1/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与各方文明代表团热火朝天的交流进程中,基地宛如一座开启了知识宝库的智慧殿堂,正式拉开了技术共享的宏大帷幕,整个基地都被浓厚的学术氛围与高涨的合作热情所萦绕。

    与比邻星β的交流可谓成果丰硕,双方一拍即合,迅速达成了一份详尽的初步技术共享协议。比邻星β的科学家们毫无保留地将他们在能量存储和传输领域的核心技术和盘托出,尤其是微型能量晶体的精妙制造工艺。这种晶体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内部采用了一种经过精心设计的晶格结构,犹如一座微观世界里的精密能量大厦,各个晶格单元相互协作,使得晶体能够在极小的空间内实现海量能量的存储。不仅如此,在能量传输环节,通过对晶体表面进行纳米级涂层处理,这层涂层就像一层高效的能量保护膜,极大地降低了能量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保证了能量的高效利用。基地的科研人员在听闻这一技术细节后,犹如发现了新大陆,兴奋不已,旋即全身心投入到将其与空间扭曲技术相结合的深入研究之中。他们构想,若能将这种微型能量晶体作为空间扭曲场的能量供应源,就如同为空间扭曲技术找到了一个小巧且强大的能量心脏,有望实现能量供应的小型化与高效化,从而一举攻克长期以来横亘在他们面前的关键难题。

    与此同时,基地也秉持着开放与真诚的态度,毫无保留地向比邻星β分享了空间扭曲场构建和空间传送网络稳定性方面的宝贵经验与详细技术细节。比邻星β的科研团队如获珍宝,对这些资料展开了深入钻研。他们大胆尝试将自身的“量子谐振调节”技术与基地的空间扭曲技术进行深度融合。他们经过严谨的理论推导与模拟分析后推测,通过精确调节量子谐振频率,就如同为空间扭曲操作找到了一把精准的“调音器”,能够更精确地把控空间扭曲的程度和范围。如此一来,空间扭曲场不仅能够在稳定性上得到质的提升,还能够实现诸如局部空间折叠、特定区域空间维度调整等更复杂的空间操作,为未来的星际航行开辟更为广阔的可能性,比如实现更短路径的星际穿越,或是在星际探索中更灵活地应对不同空间环境。

    灵翼族代表团在交流期间,着重展示了他们独树一帜的精神力与科技融合的先进理念。他们详细阐释了如何巧妙运用自身强大的精神力去感知空间中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