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合纵之曙光初绽(2/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联络,共商大计。”

    楚国使者景鲤被安置在邯郸城的一处馆舍中,馆舍周围布满了赵国的暗哨,看似保护,实则监视。夜幕降临,赵国平原君秘密来访。室内烛火摇曳,两人的身影在墙壁上晃荡。景鲤拱手道:“平原君,我楚地广袤,兵甲众多,若合纵,必为盟主之位。”平原君轻笑一声,“楚国之力,吾等深知。然今之局势,合纵乃为求存,非争名位之时。”话语间绵里藏针,气氛一时有些凝重,二人对视片刻后,又开始商讨起兵力部署、粮草供应等实际问题,直至东方既白。

    燕国使者剧辛行事低调,常穿梭于各国使者的馆舍之间。齐国使者田文在赵国朝堂之上,面对群臣,不卑不亢:“齐与秦有旧怨,亦愿参与合纵。然齐国久安,兵事生疏,粮草之事,可多出力。”赵国群臣议论纷纷,有感激者,亦有疑虑者。赵王沉思片刻,起身道:“齐之助,吾等欢迎。粮草乃行军之本,至关重要。”言罢,令众人商议具体的援助方案,朝堂上顿时人声鼎沸,各方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秦国得知各国合纵谋划,亦派出密使潜入邯郸。密使试图收买各国使者,动摇合纵之心。然而,使者们深知秦之狡诈,大多不为所动。一日,秦国密使与一位他国叛臣在暗巷接头,欲传递机密情报破坏合纵,却被赵国密探当场擒获。消息传出,各国使者更加坚定了合纵的决心,往来更加频繁,密谈更加谨慎,每一次商议都紧紧围绕着如何应对秦国的反制,怎样加强联盟的稳固,从军事协作到外交策略,事无巨细,皆反复斟酌。

    在邯郸城的街巷中,随处可见各国使者的车队匆匆而过,馆舍内灯火长明,朝堂上争论不休。合纵抗秦的计划在这紧张的氛围中逐渐成形,如同一把即将出鞘的利剑,只待时机成熟,便向强秦斩去,以图在这乱世中争得一线生机,保各国之宗庙社稷,护百姓之安宁太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