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水——《我用一幅漫画换美好》,纪岁作为博主游走在囍帖街的大街小巷,给大大小小的店主画一幅肖像漫画,来换取对方给予的美好体验。在这一个月里,她尝试过用一幅肖像漫画换取了一盒最新口味的囍饼、一盒跟大热ip联名的喜糖、一次婚纱造型的摄影、一次新娘子开脸、上头的体验……各个店主在与纪岁的闲聊中,或热情或腼腆地介绍了自己店铺的历史、独特的工艺和手艺,还有不少有趣的故事。
她们想通过这种形式来让更多的人认识囍帖街,认识婚庆这个行业。然而这一个月下来浏览量总是不温不火的,还不及之前纪岁各种q版婚纱照来得吸引人。于是她们也在不断测试着词条和内容,看看怎么调整更好。
这一条爆了实属出乎意料,谁也没有想到在互联网出圈的竟然是这个古老的行当——“大妗姐”,也就是婚庆场合女家用以跟随新妇的临时使妈。、
vlog下面一溜烟的兴奋留言:
“哇,这个梳髻好讲究啊,蝴蝶髻、牡丹髻……犀利过时下古偶剧的满头塑料胶花啦!”
“第一次知道原来‘心抱’就是儿媳——是不能拥抱的亲情,只能用心去抱了,广府俚语真有意思。”
“wow,这么多道工序才送入洞房,好有仪式感啊!”
“原来这个系列vlog做了有段时间了,我要从头刷一遍!”
“囍帖街这么好玩的吗?周末打卡走起!”
……
与此同时也有不同的声音:
“哇,现在谁还‘过火盆’啊,简直是封建余孽!”
“结个婚堪比拍场古装戏啊,累觉不爱啊,别结了吧!”
……
两大阵营你来我往,越吵越红火。
纪年原想设计这个系列,是以年轻人的视角来看待传统的婚嫁文化,每一次的“交换”,都是一次故事的讲述,用一种新颖的方式让大众重新了解婚庆业,感受囍帖街的独特魅力,也一次次地透过屏幕将“幸福感”传递下去。
没想到新旧思想的碰撞,会令这个系列浮出水面,不仅引来了巨大的网络声浪,还吸引了大家纷纷要去打卡。
囍帖街,会成为南城一个网红地吗?
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