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刘田密会(3/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想拉昔日好友公孙瓒一把。

    刘备到底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就又上升到了对刘备是真仁义还是假仁义的讨论。

    笔者要说的是,如果读者想如苛责圣人一般评价刘备的仁义,那么毫无疑问他是假仁假义,他是枭雄。

    纵观东汉局势发展,曹刘孙三家都做过二五仔的事情。

    曹操现在当的东郡太守是袁绍表奏的,背靠袁绍才在兖州站稳脚跟,日后不照样背叛打起官渡之战?

    孙策投靠袁术,借袁术兵马才能攻略下江东。

    有人说,孙策明明是带着孙坚的旧部。孙坚旧部早让袁术吞了,现在是袁术的兵马。

    换个角度讲,袁术不还给孙策他爹的旧部,他能打下江东?何况孙坚原本就是袁术的臣子。

    袁术称帝后,孙策马上与袁术决裂,割据江东。

    并非同行多了,刘备就可以被洗白。我的意思是,古往今来,只有妇人之仁难以成事。

    三国有真君子刘虞,他在幽州振臂一呼拉出十万人反抗公孙瓒,不比刘备荆州十万百姓相随影响力差。

    可结果证明,真仁义成不了事,君子那一套在乱世吃不开!

    仁义也有相对的说法,和刘虞比,刘备比不了。

    和曹操孙策之流比,刘备的确称得上仁义。

    三家中只有刘备不曾有过屠城记录。

    黄权投靠曹操,刘备不仅不责怪他,还赡养他的妻儿。你换曹孙试试?

    曹孙都变相地向世家让步,疯狂剥削百姓时,刘备建立的蜀汉始终坚持蜀科,公平公正,因此与本地世家矛盾严重,以至于影响政权稳固。

    诸葛亮讨伐南蛮,南蛮人心服口服,组建无当飞军时“南人必奔走而告,刺血踊跃,以此为荣”试问在异族问题上,孙权对山越人,曹操对匈奴人,哪个比得上蜀汉?

    刘备有假仁假义的行为,做过一些不符合道义的事情,尤其以抢夺刘璋的益州令人不齿。

    但他符合道义的事同样做的很多。从底层百姓的角度讲,刘备才是混乱年代中的一道曙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