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随便改动。
最后没办法,放映员只好广播通知,说:预告的影片,因胶卷坏了无法放映。现在只好换一部片子。再另外奉送一部纪录片。看电影的人都是乡下人,本来就淳朴老实,再加上放映员又是公家人,心里多多少少有些忌惮,也就不敢闹事,放什么只好听他的。
事后,放映员又翻来覆去地找了好多遍,最后自然还是没找到。他觉得见鬼了!怀疑是不是被人偷走了?想想也不会,人家偷它干嘛呀?思量半天也没有一个结论。他终究还是四处看看。耶,窗户怎么坏了?再一看明显有爬过的痕迹。
他报警了。警察一出手,没费吹灰之力,三害和几个小孩子都被抓进了派出所。
派出所长吓唬他们:你们这是盗窃,是犯法,是要坐牢的!如果是前些年,赶上严打的时候,你们都能枪毙了!
吓唬了一通,关了几个小时,因年纪太小,只好通知家长给领回去了。
这次三害吓得不轻,老实了好一阵子。
三害名字叫“文学”,可跟文学跟文化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赵本山说过,他小时候书没有读多少,年头却不少。三害也是这样。小学读了八九年,差不多年年留级。他最高学历就是小学毕业。按他自己的说法,天生就不是一个读书的料,就是一个文盲。可在别人眼里,他不仅不是文盲,还特别的聪明能干。
这一点,他的弟媳妇老四的老婆最认同。她叫王娟,是个初中老师。她说,有出息的孩子有两种。一是学习好的,二是调皮捣蛋的。她更喜欢后一种。这种孩子其实很聪明,情商也更高。对老师也最好,毕业后回学校看望老师最多的也是这类学生。成人后,这类人的工作和生活往往都不错。
王娟和老五左文强也是前几年才调到苏州的。老五是医生。他和老大左一凡一样,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他们去年在苏州买了房。
再说说三害。三害性格活络,为人爽快,也还精明世故,是个做生意的好材料。兄弟几个,他是第一个到苏州的。开始就是一个油漆工,给别人装修。干着干着,他发现油漆店的生意特别好,赚的钱也特别多。他就开始动脑筋了,经常跟油漆店老板套近乎,拉家常,了解各种信息。油漆店老板因为有求于他,想让他在店里多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