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希望,期待在赵安这里,得到他想要的答案。
在场其它之人,更不用说了,他们几乎屏住呼吸,神情紧张目光聚集在赵安身上,不放过一丝一毫。
赵安耸了耸肩,双手一摊说道:“当然,中国想要崛起,就是必须要一个稳定环境。”
后世中国之所以能够崛起,正是因为那个强大有力的政党,这个是经过历史证明的。
可惜现在还是公元一九一九年,那个政党没有成立,心里非常遗憾,唯一希望,就是有一个强有力的一个枭雄把中国国内势力稳定下来。
“稳定环境,现在基本上还算好吧。”徐志磨一怔,沉思一会儿,才缓慢回答。
赵安嘴角划过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手里的茅草根扬了几下:“还好?难道你忘记了?一年多之前,好像就过打仗一场战争吧。”
赵安知道,民国六年(1917年),段祺瑞以“讨逆军”成功镇压张勋的复辟闹剧,“再造共和”,却拒绝恢复国会,并欲废止临时约法。
正是因为那些,段祺瑞的行径招来了南方五省的反对,护法运动展开,中国陷入南北分裂。
徐志磨等人互相看了一眼,脸上浮出一抹无奈。
他们虽然是天之骄子,可以游行示威,也可以对国家政策产生一定影响,但是最后决定这个国家命运的,还是那些掌握军权的军阀。
看到赵安侃侃而谈,徐志磨眼珠子不停乱转,突然眼睛一亮。
“赵先生,茅草根看起来像根本不是食物,而且还非常矮小,难道你以草充饥不成?”徐志磨看了看赵安手里的茅草根,觉得又找到打击赵安的地方,冷嘲热讽问道。
大学生马上接口,阴阳怪气地说道:“赵先生这是为了表现他与众不同一面,就如同商代伯夷、叔齐一样,通过采摘草根,想留芳千古。”
伯夷、叔齐在商朝灭亡之后,决心不吃从周朝土地上长出来的粮食,跑进首阳山里,终日采食野菜充饥,最后双双饿死。这就是“耻食周粟”、“采薇而食”、“甘饿首阳”事件的来源。
伯夷叔齐的故事被人们传为美谈,千古流传,孔子说“古之贤人也”,孟子说“圣之清者也”。人们盛赞他们身上那爱国守志、仁义礼让的感天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