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刘彻的文治。(3/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心所向,天命所归。”

    “行为非常正义。”

    “反过来如果大汉压榨百姓,导致民不聊生,其他人起兵造反就是臣子不好好辅佐君王,谋取君王的天下,大逆不道的行为。”

    “这种行为人人唾弃。”

    “儒家献上了天人感应等符合皇帝胃口的学说,成功的得到了皇帝的喜欢,正式进入历史舞台之中。”

    “刘彻或许没有想到一手扶持的儒家,未来有一个男人依靠儒家创造出来的天命理论,模仿儒家道德圣人获得社会的认可。”

    “依靠刘彻设立超越丞相的大司马官位,依靠刘彻政策成长的豪强势力完美的实现了篡位。”

    “天命不在刘,而在于王。”

    王莽,观众回想起那个极端复古的皇帝,刘彻颇为吃惊,自己设立的大司马,扶持的儒家到头来帮人篡位了。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刘彻在位期间,对于汉朝一直以来的相权发动了战争,通过设立内外朝制度将相权消弱,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彻底的将中央集权制度落实并完善,为后世的皇朝提供了标准模板。”

    “大力的削藩,武力平定诸侯王叛乱,推恩令温水煮青蛙消灭诸侯王。”

    “刘彻一位精力充沛的皇帝,对外发动战争,对内大搞改革之风。”

    “华夏因他而改变,世界因他而改变。”

    “但,刘彻做完这一切也步入了老年。”

    “晚年的刘彻陷入和嬴政一样的处境,追求长生,无人可以约束。”

    “而卫青和霍去病的死亡导致太子一脉丧失了最重要的政治筹码。”

    “为太子遮风挡雨的卫青死了,其他不满太子的势力纷纷抬头想要弄死太子。”

    “巫蛊之乱上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