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这猴子毕竟是我道家先行教导,为何要一味迁就佛家?倒不如寻一个佛道两家都极为推崇的字。思来想去,玉鼎真人脑海中灵光一闪,一个 “空” 字浮现心头。
佛家向来认为,“空” 意味着摆脱对物质世界的执着,远离贪嗔痴等诸多烦恼,从而追求内心的平静、自在,最终实现解脱,达到涅盘的至高境界。而道家呢,倡导顺应自然之道,摒弃过度的物质欲望以及人为的刻意造作,追求精神层面的逍遥自在。
道家则坚信,过度沉迷于物质追求,只会让人迷失自我本性,主张回归自然,让内心时刻保持虚静状态,如此方能与道相融相通。
如此看来,这 “空” 字,实在是妙不可言,将其赐予小猴儿,再合适不过。
玉鼎真人停下脚步,再次上下打量着眼前的猴子,只见它双目灵动,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聪慧劲儿,眼神清澈见底,仿若一汪清泉。
玉鼎真人忍不住小声呢喃:“多好的一只灵猴儿!”
他暗自思忖:瞧他这般聪明伶俐,但愿日后领悟本领的能耐,要比得过杨戬和寸心。
念及此处,玉鼎真人又在心中思量,再给小猴子添个 “悟” 字如何?“悟” 之一字,蕴含着领悟、觉醒之意,寓意着小猴子能够通过修行,逐渐领悟世间万物的真谛。
玉鼎真人弯腰摸摸猴子的脑袋,温柔地发问,“小猴儿,你喜欢叫悟空,还是空悟?”
“悟空?”猴子挠了挠头,又重复:“空悟?”
“对,你挑一个。”
“悟空吧!顺口一点。”猴子懵懂地应道。
“哈哈,好!从今往后,你便叫孙悟空。孙为你的姓氏,悟空是你的名字。为师赐你名‘悟空’,是希望你通过修行,让内心达到虚静状态,摒弃一切杂念,使心灵回归纯净自然的本真,与道相通相融。另外,还盼你凡事聪慧过人,能达他人难以企及之境。可明白了?”玉鼎真人语重心长地说道。
然而,孙悟空现在才九岁不到,明白才怪呢。
他挠着头,不好意思地应道:
“师父,小猴儿……听?听不明白。”
“没事儿,以后就明白了。孙悟空?”玉鼎真人再次呼唤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