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多学着点……”
下面几个人只得心里嘀咕,你自己才初中毕业,谁比谁强,可嘴上始终没敢说出来。
老话说,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红的就沾不了黑的。方强跟了杨一木这段时间,倒是把杨一木的气派学了个五成,说出来的话都是鹦鹉学舌。
方强现在倒是越发气派了,手里有钱有粮,站哪里都是有底气,每天只要把人家送过来的虾子再运到市里,就算是大几百块钱到手,事儿齐活了。
除了一三、竹竿,还有他表哥,最近他还收了几个人,都是返城没工作的。县城就这么大,单位就这么多,街道也没办法安置,这些人一直漫无目的地晃荡,打架斗殴是家常便饭。
自打跟了方强,跑个腿,在大运河边设个点,卖个吆喝,方强也是个爽快人,一天给十块钱,外加一包大前门,几个小青年跑腿办事也特别利索。
哎,这一切真像是一场梦,有时方强又害怕梦醒。醒了的时候,他又实打实地打心眼里佩服杨一木。年纪轻轻,大学生,还是个老师,对他们哥几个还照顾,偶尔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倒是个有趣的人。
他有时会想,假如那天没被王麻子骗,假如那天没追上去,假如那天没遇上杨一木,现在他又会是什么样子?
想都不敢想呢!
虽然每天忙得脚不沾地,虽然也有邻居在背后指指点点,投机倒把的名头不好听,但每天到口袋的钞票是实实在在的。那些送小龙虾来的人,哪个见了方强不是客客气气的?送过来就有几块钱拿。还有那些收虾点的,哪个不是恭恭敬敬的?每天实打实地从方强手里落个一二十块钱呢。
有时令方强苦恼的是,这生意再不能像以前独家经营了。有人眼红了,也开始收龙虾,不光收价比他们高,送到饭店的价格比他们还低。比如那王麻子,可恨得很,不光跟他们抢虾子收,还仗着手下有几个人,吓唬城里开饭店的,虾子只能收他们的。
老夏那条船运力就这么大,多收出来的虾子没办法在县里消化了。
一来一去,少收入不少,那可都是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