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牢房中,曹爽不知何时,重新从地砖上起身,面色涨红的盯着眼前欲言又止的燕王朱棣,声音很是激昂。
"自然是不怕的"不知怎地,在战场上悍不畏死的燕王朱棣面对着咄咄逼人的曹爽,竟是显得有些心虚。
其实他也对于此事颇为不解,毕竟如今大明已然立国二十余年,塞外虽然仍有北元余孽未曾荡平,但国内已然基本稳定,区区败军之将自是不足为虑。
"至于那些倭寇浪人,就更加无需多说!"
"我大明就该点齐兵马,灭其国,绝其种!"
静谧的牢房中,曹爽激昂的低吼犹如惊雷,猛然在燕王朱棣的耳畔旁炸响,令这位袭爵多年的"塞王"都是面色一变。
这位瞧上去弱不禁风的曹先生,在刚刚提及"倭寇浪人"时所展现出来的杀机,竟比他面对北元余孽的时候,还要强烈许多。
与此同时,一墙之隔的朱元璋此时也是轻轻颔首,深邃的眸子中涌现了些许不解。
果然如蓝玉所说,这个曹爽对于海外倭国,存在着令人难以理解的恨意。
国恨?家愁?
好像哪条都不太沾边啊
"先生有所不知,父皇之所以决心禁海,其实并不是惧怕这些乱臣贼子,"就在朱元璋想入非非的时候,朱棣粗粒的声音终是响起。
其目光中闪烁着些许异样的神色,表情也颇为复杂,似是在犹豫要不要将其中涉及的"秘辛"告知给眼前的曹爽。
"不就是怕海外诸国来打秋风吗?"不待朱棣做声,曹爽不屑的声音便接踵而至,使得牢房内外的父子尽皆目瞪口呆。
曹爽连这事都知道?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中原王朝们皆以"天朝上国"而自居,朝中官员和百姓们最喜欢见到的,便是所谓的"万国来朝",但其中涉及到的"心酸"却仅有少数人知晓。
因为标榜自身为"天朝上国",故而从汉使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后,西域诸国每次来京"朝贡",朝廷都会回赠以十倍,甚至数十倍的"赏赐"。
久而久之,便对朝廷的财政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不过好在受限于彼时的交通条件,西域诸国和中亚诸国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