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众筹开海(2/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除非天子心有所属,不打算传位皇长孙了?

    想到这里,黄子澄心中便是咯噔一声,脑海中不由自主回想起这两日听说的那些流言蜚语。

    难道说,那些有关于皇长孙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黄子澄越想越是心惊,一双有些茫然的眸子不自觉瞧向以秦王朱樉为首的宗室们。

    往常的时候,秦王所站立的位置,应当是属于皇长孙的

    "卿家言之有理"

    就在黄子澄心乱如麻的时候,洪武大帝朱元璋清冷的声音于大殿中悠悠响起,尽管其深邃的脸庞上依旧面无表情,但双眸中却是涌现出一抹转瞬即逝的不满。

    以他深谙人心的本事,自是知晓眼前的黄子澄突然跳出来唱反调,乃是为了皇长孙朱允炆"站台"。

    若是放在之前,他或许会因为黄子澄"忠心耿耿"而满怀慰藉;但如今他因为在诏狱的所见所闻,已是不知不觉间对长孙允炆产生了些许厌恶,对于黄子澄的所作所为,也难以产生半点好感。

    "但咱心有所感之下,也琢磨出了一条生财之道,诸位卿家不妨听听。"

    无视了欲言又止的黄子澄,洪武大帝朱元璋转而将曹爽有关于"海上贸易"的诸多观点宣之于口,并默默观察着殿中众臣的反应。

    "陛下,此举万万不可。"

    "海上贸易不仅风险巨大,而且劳民伤财,朝廷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粮了啊!"

    "况且一旦解除海禁,海外诸国以及倭寇海盗必定蜂拥而至,实在是百害而无一利呐。"

    当听闻朱元璋有意解除海禁,恢复贸易的时候,殿中沉默不语多时的文官们顿时像是被人踩到尾巴一般,纷纷跪倒在地,争先恐后的嚷嚷道。

    更有甚者,在语无伦次之下,竟是喊出了"与民争利"等口号,惹得朱元璋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阴沉下来。

    曹爽果然没有说错,朝中的这些文官士绅们为了维系切身利益,必然会不约而同的抵制海贸。

    "诸位卿家担心的问题,朕都想到了"

    半晌,朱元璋略有些不满的声音于奉天殿内响起,其犀利如刀的眸子也在殿中群臣的脸颊上掠过。

    终究是积压多年,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