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朱元璋的标准(2/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后又兜兜转转到了他的军中,距今已有三十余年的时间了,算是他为数不多能够推心置腹之人。

    为了表明自己心地良善且为人勇猛,这老狗在净身入宫之后,特意给自己起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名叫"朴仁猛"。

    "锦衣卫那边可有消息了?"半晌,洪武大帝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不自觉放慢了脚步,并敛去了脸上的笑意。

    他前不久刚刚经历了丧子之痛,实在不想重蹈覆辙,白发人送黑发人。

    "皇爷,西安和太原距离京师千里之遥,短时间之内怕是难有消息传回。"舔了舔有些干涩的嘴唇,年过六旬的朴太监小心翼翼的回禀道。

    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和太子朱标相差仅有两三岁,在朱元璋心目中享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谁也不敢小觑。

    "东宫那边,也得仔细盯着。"沉闷的点了点头,朱元璋不假思索的吩咐道。

    闻听耳畔旁传来的说话声,刻意落后二人几个身位的凉国公蓝玉心中不由得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暗道这位杀伐果断的洪武天子终究是对东宫那位以仁孝著称的皇长孙起了疑心。

    至于与凉国公蓝玉并肩而立,一直在小心警惕打量着四周环境的颍国公傅友德此时也不禁有些愕然的抬起头,面露茫然之色。

    天子这是又对锦衣卫下达了什么指示?而且听其言外之意,似乎还涉及到了东宫?

    "如今太子已是薨了,你们两个,觉得咱这些儿子当中,谁最成器?"

    "谁能接替咱,扛起这大明的日月江山。"

    似是察觉到了凉国公蓝玉和颍国公傅友德脸上细微的表情,洪武大帝朱元璋稍稍提高了些许声音,颇有些突兀的问道。

    "陛下"闻言,颍国公傅友德心中便是咯噔一声,额头也隐隐渗出了些许冷汗,这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勋贵在涉及皇权的问题上,终是露出了些许慌乱。

    这个话题,也是他能够涉及的?这不是要他的命吗?

    相比较之下,凉国公蓝玉因为曾先后两次陪同朱元璋前往诏狱"听课",心中多多少少有了些许准备,尚能保持最基本的镇定。

    "你跟着咱这么多年,风里来雨里去,生死都经历过了,有什么不敢说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