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之后,洪武大帝朱元璋便是饶有兴致的追问道,心情很是畅快。
他虽是这偌大帝国的掌控者,但往常在处理冗杂政务的时候,面对着朝中各执一词的朝臣文官,他心中总是不可避免的产生些许茫然感。
但如今,在提前得知了曹爽的意见之后,心中却是时隔多年,重新找回了掌控全局的运筹帷幄之感。
"回陛下,臣倒是有些想法,"短暂的沉默过后,瞧上去不过三十余岁的刑部尚书杨靖侧身出列,有些迟疑的拱手道。
"哦?大胆说说"朱元璋的脸上流露出了一抹欣慰之色。
这杨靖乃是洪武十八年的进士,因为在算术之道颇有心得,故此在出仕的第二年,便被他亲自擢升为户部侍郎,接触大明的财政。
此后的时间里,因其针对于边陲军费的整顿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为朝廷节省了大笔钱粮,又晋升为户部尚书。
直至前两年,为了推行朝廷颁布的法令,他方才命杨靖与彼时担任刑部尚书的赵勉对调。
故此严格说来,朝中真正懂得"开源节流"的朝臣,反倒是这由户部调至刑部的杨靖。
"微臣斗胆敢问陛下,这整顿驿站之策,出自何人之手?"
出乎殿中其余几位绯袍朝臣的预料,由朱由校亲自提拔的杨靖并未即刻将心中的想法宣之于口,反倒是提出了一个好似完全不相干的问题。
"嗯?"
闻言,高台之上的朱元璋便是一愣,随即便下意识看向站在大殿角落处的傅友德和蓝玉,脸上淡然的笑容微微有些僵硬。
这个杨靖怎么回事,净问些不相干的事。
"咳咳"
"自然是朕的主意"
轻咳一声过后,朱元璋便在傅友德和蓝玉果然如此的眼神中,镇定自若的呼喝道,但距离其最近的总管太监朴仁猛却是捕捉到了这位洪武大帝眼中转瞬即逝的狡黠。
"敢叫陛下知晓,"闻听这整顿驿站乃是朱元璋的主意,刑部尚书杨靖虽是若有所思,但也没有继续追问,而是拱手道:"微臣昔日执掌户部的时候,也曾想过整顿驿站。"
"如今我大明的驿站多达千余处,但除却北方咽喉和西南边陲之外,余下各地的驿站使用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