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坏了,还得去偷师(1/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古至今,驿站作为朝廷维系中枢运转的重要署衙之一,除却在王朝摇摇欲坠之际,轻易不会与民间百姓产生交集。

    而作为亲身经历了元末乱世,各地军阀割据的翰林学士刘三吾对此更是深有感触,故而饶是知晓驿站每年耗费了大量钱粮,但仍硬着头皮拱手道:"回禀陛下,这驿站虽是平平无奇,但也关系到朝廷的中枢运转,且涉及到民生问题。"

    "贸然改革,恐怕与国不利,还请陛下三思。"

    闻听此话,殿中暗流涌动的气氛再度发生了变化,户部尚书赵勉也是忍不住吧唧了一下嘴。

    因为自秦皇统一六国以来,驿站便是作为朝廷官员的专属,民间百姓传信多有不便,故此自然而然诞生了诸如"镖局","商队"等行当。

    如若朝廷贸然对驿站进行改革,极有可能间接触碰到其余行当的利益,继而引发一连串的恶果。

    "刘学士,"见上首的朱元璋面无表情,没有展露态度,早就有心"开源节流"的杨靖心中便是一动,旋即硬着头皮拱手道:"驿站传递公文政务,自然是朝廷的头等大事,需要在第一时间传递至中枢。"

    "但民间百姓也有亲朋故友,需要书信往来,运送杂物。"

    "我等身为朝廷命官,自然也要体恤百姓,为其解决相思之苦"

    如此冠冕堂皇的言论一出,殿中诸臣均是默默颔首,就连高台御座之上的朱元璋也是露出了一抹笑意。

    不愧是他亲手提拔的心腹,三言两语间便将"与民争利"转换为"替分民忧"。

    "杨大人,难道朝廷还要动用军马,为百姓运送杂物?"

    "如若混为一谈,一旦地方上发生紧急军情,导致中枢未能在第一时间知晓,这产生的后果谁来承担?!"

    像是听到了某些荒诞的言论,于朝中存在感偏低的兵部尚书茹瑺猛然自队伍中出列,神色激动的咆哮道。

    这杨靖越说越过分,除了打算利用驿站的便利,替民间百姓传递书信,居然还想"公器私用",替民间百姓运送货物?

    这简直是胡闹!

    "啧,"听得在耳畔旁悠悠回荡的呼喝声,立在大殿角落的傅友德和蓝玉以及高台上的朱元璋均是忍不住吧唧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