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坏了,还得去偷师(2/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下嘴,心中的激动稍稍褪去。

    这话倒是老成持重之言,即便近些年南方诸省国泰民安,朝廷也不能因小失大,用军马替民间百姓运送货物。

    "杨大人的意思,或许是利用驿站中蓄养的牲畜?"就在刑部尚书杨靖满脸无奈,准备出言解释的时候,一直面露深思的吏部尚书詹徽便恍然大悟般惊叹道。

    他作为掌管官员升迁的吏部尚书,在平日除了负责考核官员政绩之外,还要规定官员到任和离任的日期。

    故此,他对于分布在大明各地的驿站情况,也多有了解。

    "詹大人所言甚是。"迫不及待的点了点头,杨靖便朝着上首的朱元璋拱手道:"回禀陛下,如今我大明各地驿站中蓄养了大量牲畜,以备官员走马上任之际,替其搬运行李。"

    "但相比较使用频繁的军马,这些牲畜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待在驿站中"

    "我大明便可利用这些牲畜,替民间百姓运送货物"

    杨靖越说越是兴奋,望向朱元璋的眼神中也充斥着浓浓的钦佩之色。

    他在户部任职多年,日积月累之下方才灵光乍现,想到了通过驿站为大明创收的法子。

    但朱元璋作为大明帝国的掌控者,还能在日理万机的同时,心有所感,实在是让他自愧不如。

    "这个法子听上去倒是可行"

    听了杨靖的解释之后,兵部尚书眼神先是一暗,随即便悻悻的点了点头,默默回到了队伍之中,表情很是惆怅。

    不同于"以文抑武"的前宋,即便大明建国已有二十余年,朝廷一切都在步入正轨,但他们这些文官士绅的地位也远不如那些军功显赫的开国勋贵。

    尤其是他这位兵部尚书,因为五军都督府的存在,手中掌握的"兵权"更是可以忽略不计,平日最多的差事便是负责处理后勤辎重,其中便涉及到了这分布在各地的驿站。

    但朝廷若是有意通过驿站创收,无疑会进一步削弱他手中的权柄。

    "不仅如此,"像是在心中压抑许久,杨靖又紧接着补充道:"大明驿站通常分布在城外,空余出来的房舍也可为路过的商队百姓遮风挡雨。"

    嘶。

    待到杨靖将话说完,在场的六部尚书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