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房中。
随着曹爽默默坐回角落,空气中的温度仿佛降至冰点,一股令人窒息的感觉迅速弥漫于牢房中的每一寸角落。
诸王尽是庸人之资,这句话对于朱元璋的打击可不是一般的大。
毕竟早在他尚未登基之前,便曾聘请天下名师大儒,以教导长子朱标等人,其目的便是为了弥补自身知识的匮乏,希望后世之君及宗室藩王们能够更好的治理这日月江山。
但现在,眼前的曹爽却是告诉他,诸王尽是庸人之姿,这句话的冲击力,丝毫不亚于昔日的"长孙必削藩,诸王必反"。
"小友何出此言!"深吸了几口气之后,朱元璋强压住心中的不满和愠怒,转而语气不善的看向似笑非笑的曹爽。
"老先生先别动怒,"对于眼前"刘三吾"的反应,曹爽并不意外,毕竟这人教导长孙朱允炆和宗室诸王多年,而他刚刚又口无遮拦,将众人评价的一无是处。
换做他是"刘三吾",也不会高兴。
"敢问老先生,平日里教导长孙及诸位皇子时,都传授些什么内容?"在朱元璋略有些不解的眼神中,曹爽猛然将话题代入到了诸王平日里所学的内容之上。
"自然是仁义礼智信。"尽管已然有许久未曾过问膝下诸子的学业,但朱元璋仍是不假思索的回应道,神色颇为自信。
为了教导他的那些儿子们,他特意在宫中设立"大本堂",聘请天下名师大儒,制定了一系列繁琐且严苛的学习计划,势必将要诸位皇子教导成体恤臣民,兄友弟恭的"贤王"。
"这不就完了?"不屑的撇了撇嘴之后,曹爽转而继续开口:"如若是寻常士子,能够遇到像先生这样博学的老师,自然是他的福分;即便是宗室诸王也能在先生的教导下,谦卑有礼,不至于穷凶极恶,鱼肉百姓。"
"但先生在教导长孙的时候,可曾想过长孙日后会承继大统?"
"长孙平日所学,能否助他成为一位合格的皇帝?"
一语惊醒梦中人!
目瞪口呆的同时,朱元璋本是有些浑浊的眼神也瞬间清明,宫中的那些名师大儒或许在"学问"上异于常人。
但抡起当皇帝的经验心得,谁能与他相提并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