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远征倭国(1/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日过后。

    随着定远侯王弼率领着数万虎贲,浩浩荡荡的出了南京城,准备前往北平征剿倾巢来犯的北元余孽,因为太子朱标病亡,导致暗流涌动多时的南京城终是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原因无他,于宗室中威望甚高,且手中握有赫赫兵权的燕王朱棣也被勒令返回北平,协助定远侯王弼和曹国公李景隆作战。

    这位曾被朱元璋亲口推举为"储君"的宗室藩王在如今这个敏感的当口被勒令返回封地,无疑从侧面证明着其默默退出了"储君之争"的事实。

    随着燕王朱棣退出竞争,大明朝的下任储君几乎呼之欲出。

    故此,朝中的文官们一改前些时日的忐忑,大有扬眉吐气之感,暗道这大明朝的皇位终究是要落到皇长孙的手上。

    与这些满面春风的文官所不同,朝中的武勋们则大多如考丧批,就连凉国公蓝玉都有些大难临头之感。

    毕竟这位皇长孙在军中可是没有半点根基,如若朱元璋真的有意将其册封为"储君",必然会着手清理在军中拥有莫大影响力的勋贵和外戚们。

    只是还不待这等悲喜各不相同的情绪在朝中发酵太久,朝中诡谲的平静便被重新打破:太子出丧。

    作为朱元璋自幼当做继承人培养的嫡长子,朱标的丧事极其隆重,于宫中停灵多时,方才被葬于朱元璋亲自为自己提前选定的"孝陵"旁。

    而为朱标送丧的队伍也极其庞大,不仅有朱标的家属,还有朝中的文武百官和宗室藩王们。

    但耐人寻味的是,就连如今在南京国子监读书,作为晋王世子的朱济熺,也被朱元璋允准,为其伯父送丧。

    须知,这位晋王世子不仅是晋王的"嫡子",还是朱元璋的"长孙",年龄比之朱允炆还要年长两岁,身份贵不可言。

    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一块石子,朱元璋这一出人意料的举动,瞬间便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惹得人心惶惶。

    难道在排除了燕王朱棣之后,陛下又有了新的储君人选?

    窸窸窣窣的私语声中,不知多少文臣武勋默默将目光投向巍峨的紫禁城,暗道这大明朝的储君之争,非但没有结束,反倒是愈演愈烈了。

    东宫,偏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