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长安指着城外靠近官道的空地,对几位县官说:“把工坊建在这里,一是用水方便,这里靠着渭水,我都找人看过了,能打出好几口井。二来,靠近官道,来往运输方便,又能节约了成本。”
县尉不解道:“那为什么不建在挨着开州府的城门外呢?那里离着府城还更近。”
陆长安嘿嘿笑了一声:“那当然是为了方便以后进京做买卖啊!”
众人愕然,但又觉得未必没有那一天的时候,于是干起活来更是跟打了鸡血一样。
在确定好合作之后,陆长安又提到了一件事。
就是黄豆要收,但是不能影响到粮食的耕种,必须严格保证县里耕种的土地亩数,以及充足的劳动力。
不能因为县里收黄豆,所有人都去大量的种黄豆,到时候不仅粮食会减产,黄豆也会降价,那就属于是本末倒置了。
温知县考虑的也是这个,收黄豆是为了给老百姓增加种地之外的收入,但却不能为此造成粮食减产。
于是在陆长安的建议下,还是决定工坊以女工为主,并且为了给辖内的十个村子谋福利,实行的是轮换制,人数怎么定,选人又怎么选,到时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于是在向各个里正、乡老和村长下通知的时候,温知县的语气异常严肃:“粮食不能少种,黄豆的钱也能挣到手,谁家男人要是不满意,那就先排到后面去吧。”
“还有,在村子里选人,要选手脚利落,不贪小便宜的,要是让本县知道谁敢假公济私,打着县衙的旗号为非作歹,那就不要怪本县不客气了。”
又看了噤若寒蝉的一圈人后,又说:“诸位也能听得出来,这次的机会难得,但是风险也不小。到时候是一起吃厚粥,穿新衣,还是府城前来问罪本县,可都要依仗大家了。”
“不过,真到了那时候,在上官问罪之前,本县会先把在坐的都换下去,大家一起喝西北风,也不枉共事一场了。”
温知县为官多年,还是首次如此严厉敲打众人,所有人也就知道了,这件事情里知县的心思,都不敢使什么小心思,工坊的女工很快就招齐了。
事后他的心腹文书也曾出言:“县尊这又是何必呢?”
他面色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