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站在打谷场的中间,声情并茂地朗诵着报纸上的文章。
“我们头顶共产主义的光辉,脚踏社会主义的大路,走的是阳光道,奔的是日子甜,千百年的艰辛创业,才换来了这春满家园!”
村民们把手都拍红了,一个劲儿的说好好好。
那天长安凭借一篇《劳动人民最光荣》的演讲稿,摘得了市里中小学生演讲比赛的第一名,获得了一张奖状,一笔五块钱的奖金,还有一个大瓷缸。
她捧着奖状和瓷缸,坐在突突突的拖拉机上,有种载誉而归的感觉,相比毫无负担的去参赛时,莫名有了些形象上的包袱,觉得肩膀沉甸甸的。
发财:“你那不是有了包袱才沉甸甸的,你是被那箱子银元坠的吧。”
长安:“小看人了吧,好歹也见过那么多金银珠宝了,怎么可能被这些银元晃了眼呢。”
话是这样说,可谁也没有嫌钱多的,长安还是控制不住的乐了一会儿。
校长:“是该高兴啊,谁能想到咱们居然拿了第一名啊,哈哈哈哈”
笑完后又看着长安说:“等回去了,学校也要给你开个表彰会!”
等下午回到学校后,赶在放学前,果真召开了全校师生大会,隆重表彰了初一的图长安同学,在全市的演讲比赛中勇夺第一名的好成绩,特此奖励两块钱,并且退还了长安一年的学费。
等表彰会结束后,校长又叫住了要飞奔离校的长安,说刚接到省报社的电话,要刊登长安的文章,会给长安三块钱的稿费,学校就先垫付了。
于是长安揣着十块钱的巨资,和一张奖状,一个搪瓷缸,雄赳赳气昂昂地就回村了。
长安跑回村的那个时间,一般都是饭点了,可还是有好多人在大队前面闲聊,村里也有和长安一起读初中的,但一般都住校了,所以还没人回来告诉大家长安获奖的事情。
那些人远远的看见长安跑回来,就扯着嗓子喊:“长安回来了啊?”
长安顿时有种衣锦还乡的幸福感,掏出奖状举在身前,昂首挺胸地从大队门口走过。
等到了家,长安又当着跟来热闹人的面,把搪瓷缸掏出来递给苗香芹,“奶,这是人家给的,以后就用这个给你炖鸡蛋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