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被遗忘的角落(3/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可是我们胡杨镇的骄傲呀!”唐乡长感慨的说道。

    “我也不是太清楚,我大哥过年时回来说过,听说茅老做过副省长,从省人大主任位置上退下来的,今年也快八十岁了。”张丽思索着说道。

    “噢,北三村出了这么个大人物,就这么干受穷着,为什么不去找他想想办法,要点政策呢?”苏誉疑惑的说道。

    听到苏誉理直气壮的话,唐乡长乐了,笑嘻嘻地说:“问题就出在这儿啦,他要不是胡杨镇的人就好喽。”

    “听说在那个特别的年代,他老婆和儿子都在这儿没啦,你说他能帮害死自个儿亲人的人吗?”张丽想都没想,顺嘴就说了出来。。

    苏誉心里一震,他随后想到了那个特殊的年代。

    老唐神情沉重,继续说道:“张丽说的不错,那个年代茅老被打成反右派,下放回石梁子改造。因为茅老成了黑五类,妻子家里又是地主成份。一家人就被树立成乡村里的典型,今天拉到这个村里被斗,明天在那个村里接受教育。三个村子轮流坐庄,三天一大斗,两天一小斗。没过多久,快二十岁的大儿子不堪屈辱跳河自杀了,受了刺激,妻子也投河自尽了。你说,如果是你,你能原谅他们吗?

    那个岁月过去后,北部三村就像被人施了魔法一样,大小领导下来都绕行北三村。渐渐的,北三村就被大家遗忘啦。”

    说到这里,老唐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唉…,你说也怪,没有人提醒,也没有人要求,领导下来视察的时候,别的地方都去,就是不去北部三村。有时候路过北三村附近,即使看见村子,领导也不主动询问,陪同也没人介绍。时间一长,也形成了默契。只要北三村不闹事,饿不死人,领导们也懒得过问他们。什么公粮啦,统筹提留款啦,能收上来多少就算多少,乡里也没人会去较真。

    刚开始的时候,北三村还觉得自己很聪明,能用穷来扛税,心里还沾沾自喜的。可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其他村子都有了新的发展,只有他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其他地方的煤窑煤矿招工,都不要北部三村的人,原因很简单,大家都说那里的人太坏,不服管理。”

    说到这儿,老唐无奈地摇了摇头,小声嘟囔着:“他们要是再错过这次扶贫机会,那可真就没救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