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板,您看看我们曙光电子厂,虽然现在遇到点困难,但潜力可大了,就像一颗埋在土里的金子,等着发光呢。只要您投资我们做手机研发,以后的回报肯定少不了,保准让您笑得合不拢嘴。”林宇满脸堆笑,对着一个投资人说道,眼睛里满是期待。
那投资人却摇了摇头,一脸为难地说:“林厂长,不是我不相信你,这手机市场竞争太激烈了,到处都是高手过招,我得再考虑考虑。”
就这样,林宇跑了一家又一家,吃了不少闭门羹,被拒绝的滋味可不好受。但他可不是轻易放弃的人,继续四处寻找机会,像一只执着的猎犬。
这边资金问题还没解决,技术难题又冒出来了。手机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大公司手里,曙光电子厂想要突破,谈何容易,简直比登天还难。
技术团队天天加班加点,研究各种技术方案,办公室里灯火通明。小李熬得眼睛都红了,像只小兔子,还是没能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林总,这技术太难攻克了,我们试了好几种方法,都不行,感觉像走进了死胡同。”小李一脸沮丧地向林宇汇报,声音里透着疲惫。
林宇拍了拍小李的肩膀,鼓励道:“别灰心,小李。咱们再想想办法,不行就多和科研机构交流交流,总会有办法的,办法总比困难多。”
就在大家都感到绝望的时候,林宇打听到一家科研机构在手机技术方面有新的突破。他立刻带着团队,马不停蹄地赶了过去,就像听到冲锋号的战士。
经过一番艰难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合作协议。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持,曙光电子厂负责生产和市场推广。
有了技术支持,曙光电子厂的转型之路稍微顺畅了一些。但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生产手机的生产线需要重新规划,工人也需要重新培训,这可又是个大工程。
林宇一边忙着协调生产线的改造,一边组织工人培训。那段时间,他忙得像个陀螺,连睡觉的时间都很少,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
终于,在林宇和全体员工的努力下,曙光电子厂的第一部手机成功下线。看着崭新的手机,大家都激动得热泪盈眶,像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出生。
“林总,咱们成功了!”小李兴奋地喊道,声音都带着颤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