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肩膀可能破皮了。”

    连部的卫生室,临时充当卫生员的是一排二班的女同志。

    她是老知青,曾经在团场部进修过三天,处理这些小伤口还是没问题的。

    张宏城听人说过,这位临时卫生员来来去去就两招。

    内服阿司匹林,外用红药水。

    其余的伤病,那得送团场部医院。

    张宏城还没介绍完自己肩膀的感受,自己的肩膀上已经被涂满了红药水。

    “好了,一点小伤而已,下一个!”

    这位东北女士大大咧咧的一拍,张宏城差点多了一处内伤。

    他忽然有点想去看看河对面的楚描红。

    那才是真正的好大夫。

    龇牙咧嘴回到宿舍,打开锁头一摸,老信封果然已经回来了。

    没人关注张宏城在看“自己昨天写的信”。

    今天在坚持写日记的就剩下了苏北京一个,其他人要么还在医务室排队,要么已经瘫软得不想动弹分毫。

    张宏城没想到好大儿居然这么给力,竟然连夜飞到了虎林,甚至实地考察了那五十亩大豆田。

    在胡胖子的信里,张宏城得知大豆田已经变成了沿河公路。

    但胡胖子却在路边看到了一个人工喷泉。

    “1982年,专家来到云山农场,在打了二十多口井后,终于在大豆田边上找到了地下水。”

    “其实这个地下水就是穆棱河渗透进岩石缝里,沿着一条小型的暗河出现在大豆田的旁边。”

    张宏城眼睛一亮。

    打井!?

    “打井?”

    郝爱国听到这话立即开始摇头。

    “我们连请了打井的老人来看过,都说这边没戏。”

    “指导员不死心曾经打过两口,结果一滴水都没有找到。”

    张宏城也没反驳,他晓得这件事得慢慢来。

    豆田附近唯一能出水的地方只有两尺见方的岩石缝隙,他今天提出这个建议是为了先做个铺垫。

    但张宏城自己也没料到,自己需要的借口会来得这么快。

    那是去豆田挑水的第四天。

    四班刚到豆田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