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1/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采用传统“师徒制”模式,以老带新培养技术工人。

    钳工技术工人的级别,从入门到顶尖分为八个。

    刚入门学一段时间后,就是一级。

    八级钳工则代表机械行业顶尖技能水平,要至少10 年以上经验积累并通过严格考核才能达到。掌握全工艺链技术,包括机械加工、装配、维修、精密测量等。是机械加工领域神一般的存在。

    科长这句话直接将了程时一军,意思是“就算是机械行业的手工之神来了也没有办法”。

    程永进就是八级钳工,如果要达到精度的话,加工速度就远远赶不上人家用了几十年的二手数控机床。

    程时摇头无奈地笑:“果然,一个人是想象不出自己没见过的东西。霓虹的手工刮研的精度可以达到0001/。”

    有人冷笑:“又是这些道听途说的鸡汤文。那是资本主义为了打击我们自信心说的谎话。你连着都信。”

    程时说:“不。是我的朋友亲眼见过,霓虹老师傅手工修整高低点,在导轨平面上形成均匀分布的接触点,还预留油槽以保持润滑,确保动态稳定性,温度升高一度,精度都没有任何变化。”

    他不能说,那个人就是他。

    更无法描述自己当时的震撼。

    那时年轻的他总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了。

    直到亲眼见到霓虹人用一把刮研刀把原本平整的导轨平面刮得如鱼鳞一般,却能就让机床的精度实现跃升,且十年保持精度稳定性时。

    他整晚都无法入睡,琢磨这件事。

    他用机密机床磨出表面如镜子一样的导轨,可是磨损依旧很高,总觉得是精度还不够,材料还不够耐磨。

    他到那时才知道,光滑的导轨,不管倒多少润滑油上去都挂不住,所以导轨与接触面是固体接触磨损,不但温度提高快,还磨损严重。

    而霓虹老师傅通过多年的经验手工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很高深的机械问题,也未必是手艺有多高超,更确切的说,应该是经验积累。

    他回来后,也想过按照霓虹的模式,结合师徒制、企业内部培养来培养自己的工匠,做“耐心资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