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有些抽抽。
他也能理解,毕竟自己当初考上先政研室老头子可是炫耀了很长时间,现在突然要摘牌,自己去哪里都不好说,他能高兴到哪里去。
“那你是怎么安排的?”
“能留在县委研究室吗?”
黎广木闻言也坐不住,立马就问道。
“还不好说,目前单位里还没着手安排这个事情,不过我自己估计可能性不大。”
“这次政研室摘牌放到县委办下面,人员编制减少了一半多,留下来的不是领导就是有关系的,我这情况够呛。”
一时间黎广木也是叹了口气,随即就从桌子上抽了根烟点上猛吸了两口。
“也怪我没能力,要是认识几个人现在也不至于连个路子都找不到。”
见黎卫彬刚要开口,黎广木突然摆了摆手。
“这个事就不说了,总之工作上的事情你比我和你妈清楚,不过要我说,如果真有本事去哪里都一样,也不一定要留在县委办。”
瞥了自个老子一眼,黎卫彬也有些意外,他倒是没想到自个儿老头子这么通透,记忆里上辈子可没有这么一幕。
“我跟你妈商量过了,既然你要走这条路,那咱们家的那间五金店也不打算开了。”
“等马上天气转凉,把店里的东西处理掉就租出去,回头这几年开店赚的钱再买几个店面,剩下的留着你以后娶媳妇,一年的租金我跟你妈也够用了。”
一时间黎卫彬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黎广木说的那笔钱他知道,数目不多但是也不算少,足足有10多万,都是这些年黎广木在广南做生意和在县城开店的收入,但是在02年绝对是一笔巨款。
得益于自家老头子年轻的时候会折腾,黎卫彬其实跟家境清贫搭不上半毛钱的关系。
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下海淘金的勇士,黎广木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胜在胆子大。
当年他只身一人,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怀揣着20块钱的巨款,脚蹬劳动鞋,怀揣小红书,乘着改革的春风在鹏城做倒买倒卖的生意,没多少时间就折腾出了个万元户的好大名头,后面几年更是靠着来料加工的外贸生意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