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平陆定策(1/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结束了高阳之行后,阿盛便根据郦食其的谋划,率领齐国大军徐徐退往平陆邑。

    而骊氏家族也与此同时迁往齐国,郦商更是在征得他的同意之后,散尽千金招募了一批魏地少年,这也使得齐相愈发重视骊氏兄弟这一对名臣良将。

    当时的齐国实行的是五都制,除了居中的国都临淄,还有东方的即墨,西方的高唐,东南方的莒以及西南方的平陆。

    这五个重镇均处于地理要冲,各个修得城高池深,且各设都大夫及常备军,是齐国五个重要的军政中心。

    当年乐毅攻齐之时,虽然连下了70余城,却在齐人仅剩即墨和莒两座城的情况下功亏一篑——正是因为这两处根本不是普通的城池,而是齐国的两大重镇。

    此番突袭魏地,阿盛为了尽快出兵,调动的20万大军是由中央军及高唐和平陆两地的常备军所组成的。而在退往平陆之后,莒与即墨的部队也陆续到达了。此时的齐军总兵力约30万,补给线大大缩短了,还有很多的本土工事可以利用。

    这让王贲的20万秦军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作为灭魏的主将,他原本想在魏地火速击败齐军,再返回助父亲灭楚,谁料齐军不等交战就后撤退了

    而在不清楚齐军底细的情况下,他又怕重蹈庞涓桂陵之战、马陵之战追击中伏的覆辙,因此不敢追的太急,于是不得已小心翼翼地进兵直至抵达亢父。

    此时,他眼睁睁地看着齐军占据地利,然后祭出了阿盛所调侃的“司马宣王战法”,简直是一个头两个大!

    别说是他了,后世位列“武庙十哲”的诸葛亮,在面对司马懿的龟缩防守时,也只能束手无策啊!

    好在,秦王派出的使者此时到来了军中。

    王贲也觉得此时战机已失,如能通过谈判解决齐国的问题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毕竟,兵法中可是说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而在此时,一支楚国使团也快到达了平陆。

    此时的明眼人都知道,齐王建不管事,而齐相才是他们伐交的重点

    平陆城中

    在接待各国使团之前,阿盛先同包括五个都大夫在内的齐国高层开了个会,提前拟定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