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负担不起。
而成家立业的都会选择去工地打工,毕竟工地打工工资会高一些。
徐强回忆了一下,当时自己的选择跟其他人都不一样。
他想学门手艺,而当时选的专业就是摩托车维修与组装,当时想法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
徐强开启了自己短暂而又不堪的回忆:
当年自己去技校花700块钱,学了一技之长,也就是摩托车维修与组装。
当年技校承诺学习之后就可以分配到摩托车厂。
考虑自己当年只有16岁,学习完之后学校分配到摩托车厂工作几年,到时候积蓄也有了,技术也有了,直接在老家镇上开一个摩托车维修店。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但是现实很骨感。
印象中当时学习了三个月毕业后,学校确实给自己分配了。
但是当年把自己分配到苏江省某个镇的摩托车配件厂。
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给摩托车盖子什么的喷油漆。
实际上跟自己所学的专业一点都不匹配,因为种种原因最后还是耐着性子干了一年。
年底结算的时候,结算总共赚了五六千块钱,除掉生活费等,年底最终结算了3000块钱左右的工资。
而自己在年底结算完之后,还骚包的给自己买一个翻盖手机。
同时还给自己耳朵上打了个耳洞,带着个耳环回到老家,最终回去后被老爸一顿胖揍。
第二年徐强不甘心,又去找到学校领导,表达了想进专业度较高的摩托车厂学习专业技术。
学校表示暂时没有合适的摩托车工厂招人,只能等待下一个机会。
徐强当年为了省下从县城学校到老家的车费,又想随时了解学校对接的工厂招人的最新动态。
所以当时,徐强选择暂时先在县城满大街找临时工,只要是那种包吃包住的就行。
后面徐强找了个饭店,当服务员,因为饭店服务员是可以包吃住的。
不需要考虑开支,所以徐强当年想都没想就干了,因为当时自己的目标不在这里,只是一个过渡。
当时那个饭店总共就3个服务员,而且另外两个员工竟然还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