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布愣住了,纪信也愣住了,周围的楚军将士们都傻眼了。
“齐王,不能放他走啊!”
纪信连忙开口道:“将士们好不容易才把他捉回来的!”
赵匡胤摇了摇头,盯着季布道:“他不服我,杀了他可惜,留着他,他也不会为我效力,放了他,让他回到项王身边,继续为项王效力。
下一次,我让他输的心服口服!”
听到这,季布也开始给自己找台阶下,他开口道:“哼!算你还有点自知之明!若你这十万大军打从一开始就不是守城之势,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赵匡胤点点头,摆了摆手道:“行了,你走吧,我不拦你。”
季布甩了甩胳膊,扭头正要走,可走到大帐门口时,却愣了一下。
他缓缓扭过头,深深地看了眼赵匡胤,接着又转过身,拱手道:“齐王,我敬你,离开这里后,我会回到项王身边,竭尽全力的为他效力,如果项王赢了,我会请他饶你一命,还你这次的恩情。
但如果项王输了,倘若到那时,你没有改变主意的话,而我也还活着的话,恐怕我便没机会报答此次恩情了,到那时,我季布的下半生都交给你!为你马首是瞻!
我季布一诺千金!决不食言!”
赵匡胤也点点头道:“我韩信,也决不食言。”
等季布离开后,纪信等人还没有回过神来。
他们只觉得刚刚的场面太过荒谬了。
其实楚汉时期的这些武将,赵匡胤一个都不想杀。
如果可以,他都想招安。
龙且那次是个意外,那小子实在是太过霸道,想要活捉他,自己只会损失更多的人。
但季布不一样,他虽然同样骁勇善战,但并不像龙且那般宁死不屈。
赵匡胤的这种心理,某种程度上其实也影响到了宋代后世的皇帝们。
宋朝每当有农民起义时,朝廷第一目标都是以招安为主,惜才这个思想深深地刻在了后世皇帝们的心中。
当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也完全是不想徒增杀戮,不想除掉那些为了大宋拼死拼活的将士们。
当然,赵构除外。
“你们记着。”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