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君臣之分(1/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宋朝素有“榜下捉婿”的习俗,这捉婿之风又分两种情形。

    第一种是字面意义上的“捉”,京城那些豪富之家,每到科举放榜之时,便会遣了仆人们守在东华门前,等着那张金榜张贴出来。

    一旦瞧见有新科进士出现,便会一拥而上,将那进士团团围住。

    然后便许以大量钱财、嫁妆来结亲,很多出身寒门的进士,是扛不住这种诱惑的,半推半就便答应了下来。

    这等一朝中榜便有金钱美人送上门的好事,极具戏剧性,恰似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写照。

    也正因为如此,才会传播得极广,成了京城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不过,必须要着重说明的是,这种情况,一般是发生在那些没有政治地位的京城富商家庭,和排名中下且出身寒门的进士之间。

    富商们有钱,却苦于没有政治上的依靠;寒门进士有才学,却缺乏钱财和背景。

    双方在本质上有着互补的需求,这才促成了这一桩桩“榜下捉婿”的佳话。

    至于那些真正高中一甲、二甲进士及第,又有大好前程的人,这种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就像是盛长柏那样,盛竑都还知道要给他找一门好娘子,为以后官场助力呢!

    而跟这些人的榜下捉婿,便就成了宰执大臣和真正名门的特权。

    而且能在考场上,成绩如此突出,也代表着他们极有主见,有自己的想法。

    因此在这个时候,宰执们碍于官场的传统与规矩,反而处于弱势,新科进士婉拒宰执岳父的戏码并不少见。

    郑獬作为新科状元,自然就属于这第二种,只是就连顾鹤也没有想到,捉他的人会是正在返京路上的富弼,把自己第二女许配给了郑獬,也就是富邵庭的二姐。

    不过由此倒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两人肯定是早有默契,定好了这事,只是等到郑獬考完科举才公布罢了。

    所以现在顾鹤也能理解,为什么郑獬对自己,好像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敌意,这弯弯绕绕的都是熟人。

    听到顾鹤和杨绘的玩笑话,郑獬只是爽朗一笑,又多饮了几杯。

    那酒液顺着喉咙滑下,带着丝丝暖意,也让他脸上的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