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实用主义(1/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梁适现在有勋贵倚靠,才有把握跟回朝的韩琦、富弼斗上一斗,自然就担心襄阳侯府反水。

    老侯爷也能猜到他的想法,便笑道:“范公是为了感谢赠药之事而来,与朝政无关,再者看范公意思,之后应当也不会入朝做宰,与梁相公并无冲突。”

    梁适听了,却并未就此打消疑虑:“话虽如此,可新政一党同时被贬,又同时返京,本身便有同气连枝之象。

    纵使他说的是真话,那也架不住会有改变的时候,我只想问,若是有那一日,侯爷会作何选择?”

    顾鹤站在一旁,见老侯爷刚要开口回答,便抢先一步说道:“襄阳侯府自然是愿意支持梁相公的,只是不知道,梁相公接下来打算要怎么做?”

    梁适转头看了老侯爷一眼,见老侯爷神色平静,并无异样,这才缓缓接话道:“听小侯爷这话,似乎是有什么想法?不妨直言。”

    顾鹤提议道:“倒是真有些浅见,如今官家召新政旧人回京,重启新政之意,已然是昭然若揭。

    既然如此,相公为何不顺应官家的心意,急官家之所急,抢先一步帮官家推行新政呢?”

    梁适一时无法判断这样做的利弊,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顾鹤便继续劝说道:“相公以为,若是由您来主持新政,朝中如今这些反对相公的官员,是会增多,还是减少?

    正所谓‘君子可欺之以方’,范、富、晏三位相公,皆为端方君子,相信他们也做不出党同伐异之事来。”

    这个思路,倒真是梁适以往未曾想过的,可他乍听过后,却又怎么都觉得,这事似乎真有可行性。

    当然,他也听出了,顾鹤在点名的时候,特意略过了一位韩琦。

    这是不是意味着,这位在顾鹤心里就又谈不上是端方君子呢。

    梁适又问道:“小侯爷所说确实有理,只是这新政之法牵连甚广,之前范相公等人便折戟沉沙,我若是再投身至此,又该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顾鹤问道:“其实新政之成败,其一在于新政本身的韬略规划,这方面牵扯实务,当由相公再三思虑;二则是在官家信任,而在这第二点上,梁相公却比范相公他们更占优势。

    因为官家心中最忌讳的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